文学传真|孙桂荣:心语 热议
■ 孙桂荣
(相关资料图)
暮春四月,又是一个令人难忘和怀念的季节。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其中“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孔子曾教育我们:"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孟子也提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思想。可见“尊老、孝老、敬老、爱老“这一优良的道德品质早在中国根深蒂固了。
我曾经有一个幸福的家。我在家最小。虽然没有见过我的爷爷奶奶,但是,他们的故事我听说不少。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大雪下了好几天,八十多岁的爷爷可能抵御不了寒冷,突然发病。当时医疗条件有限,父母就买了最好的中药尽力为爷爷治病,但不见好转。父亲听说,在三九寒天,如果儿子连续五天脱掉上衣为老人烧香磕头,以示孝心,病就会好(其实,父亲不迷信)。父亲真的照做了。不知是父亲对爷爷的孝心被苍天感动,还是母亲对爷爷无微不至的照顾起到了作用,爷爷的病,竟然奇迹般的好了!
是啊,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父母给我们做出了榜样,我们应该回报父母。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举。我们兄妹姐弟五人和睦相处,孝敬父母,让老人度过了幸福的晚年。直至安详离去。父亲虽然不帅气,但一生为人耿直,仁爱大度,清正廉洁。六十年代,父亲作为劳模参观了“大寨“等榜样农村,曾受过许多领导人的接见。可惜那时因条件有限,没能留下永久的纪念。母亲美丽端庄,温柔善良,生活严谨,乐善好施。父母一生为我们家几代人留下了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也赢得了世人的尊敬和爱戴。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向他们学习并践行着。今天为人子媳,明天为人父母;我结婚三十多年来,对婆家人一直很友好。对婆婆更是倍爱有加。我结婚两个月就分家过日子了,但是我没有抱怨。一如既往的孝敬老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人也更享福了。让老人吃喝玩乐的,直到婆婆去年安然离去。给老人一份幸福,就是给自己一份快乐;给老人一片天空,就是给自己一片绿地。今日孝人,明天人孝。我对家人的爱,孩子从小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孩子现在也已结婚生子,对我们依旧爱之如初。我相信,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百善德为本,敬老孝当先。尊老、敬老、爱老,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老人们为了下一代的成长呕心沥血,为了中华的传承做出了奉献,更为祖国的建设做出了贡献,他们理应受到子女的孝敬,社会的尊重。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要用一颗感恩的心学习、生活和工作。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建一个尊老、孝老、爱老、敬老的和谐家园吧!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介绍:孙桂荣,平阴县小学退休教师,喜爱文学。
【编辑制作:滑溜,本名刘健。憨派文学创始人,著有憨派文学奠基之作《滑溜》一书。《中国憨派文学》主编。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
壹点号《中国憨派文学》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