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搜索
当前位置:教育服务 > 正文

解码佛山上市公司“逆战” 世界热推荐

2023-05-09 10:59:34 南方日报

库卡机器人生产线上,工作人员对机器人进行调试。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摄

佛山头部A股上市企业交出2022年的亮丽成绩单。目前,佛山50家A股上市企业已全部披露2022年年报,在超过6100亿元的总营收中,美的集团、海信家电等7家营收超百亿元的上市企业合计贡献了5020.85亿元,发挥了“压舱石”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7家百亿企业中有6家的营业收入都实现了正增长,其中佛燃能源去年营收增长率达39.85%,海信家电也达到9.70%,海天味业则为2.42%,美的集团营业总收入也同比增长了0.68%;瀚蓝环境和科达制造去年总营收则分别增长了9.33%和13.89%。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回顾充满不确定性的2022年,头部企业是如何实现“稳增长”的?翻开相关佛山“百亿企”的年报可以看到,对传统业务的坚定升级帮助相关企业把握消费升级等机遇,实现了主营业务的稳健经营,而针对新兴赛道的加速布局则帮助相关企业打开了增长新空间。

●南方日报记者 王谦

产品升级提高附加值

2022年,宏观经济遭遇多重压力,家电、陶瓷等多个行业销售增长整体失速,相关企业也纷纷在年报中坦承过去一年的坎坷前行。例如,美的集团董事会在《致股东》中指出,2022年“遭遇着现实的不确定性与艰辛不易”;海天味业也在“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一章中坦言2022年是“直面多维挑战,砥砺爬坡的一年”。

尽管所在行业整体增长失速,但消费升级却并未减速,消费者对智慧、健康、高品质生活的追求有增无减。这为行业中的企业创造了机遇,而佛山头部上市企业,就坚定拥抱了消费升级的风口。

年报显示,高端化、场景化成为美的集团去年家电业务的关键词,其旗下高端品牌COLMO利用IoT技术深化家居服务,围绕客厅、阳台、厨房、卫浴等空间,结合美的自有产品及生态合作产品,提供全屋智能解决方案。

海信家电也打出“智慧新生活”战略,以核心暖通空调业务为例,其旗下日立品牌打造了温感、湿感、风感、氧感等“全屋全感”的舒适空间场景中央空调解决方案,海信品牌则推出璀璨C200、X6等系列高品质空调产品,提高新风系统的送风距离和循环速度,实现新风与空调风的自然融合。

海天味业则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去年研发投入达7.51亿元,建立了以菌种选育技术、酿造技术、发酵技术为核心的科研体系,推进多学科、专业化的科技研究,建立起核心技术壁垒,并不断丰富高鲜、零添加、减盐等功能性产品线组合,以及鸡精粉、复合调味料、米面等各类产品线,打造“一站式厨房”。

产品的升级,最终帮助相关企业稳住了主营业务的阵脚。年报显示,美的集团COLMO品牌去年整体零售额突破80亿元,同比增长90%,同期东芝品牌零售收入也超20亿元,同比增长50%;海信集团暖通空调业务也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45亿元,同比增长13.48%。

这一策略也帮助同样从事家电领域的新宝股份实现了国内业绩的增长。年报显示,2022年,新宝股份收购Morphy Richards(摩飞)持有的中国商标等资产,打通Morphy Richards(摩飞)品牌国内业务的全链条运作,自主品牌Donlim(东菱)、咖啡机自主品牌Barsetto(百胜图)也推出多款热销新品。最终,新宝股份去年国内营业收入39.63亿元,较2021年同期增长20.51%,帮助企业在海外销售大幅下降的背景下缩窄了整体业绩的降幅。

海天味业报告期内也实现了营收的增长。去年,这家调味品龙头实现总营收256.10亿元,比2021年增长了2.42%,其中复合调味料、火锅底料、米面等“其他”产品贡献了29.32亿元的营业收入,较2021年大幅增长了32.61%。

逆势扩张打开新空间

尽管国内以建材为代表的泛家居行业去年显著承压,但在全球另外一些地区,尤其是城市化方兴未艾的非洲,情况却截然相反:当地巨大的人口红利和加速的城镇化进程,使建材需求迅速增长,与其匮乏的本土建材制造产能的矛盾日益凸显。

显然,“走出去”开展逆势扩张,企业就有机会跳出国内的“红海”,打开第二增长曲线。年报显示,佛山头部上市企业中就不乏“走出去”推动传统主营业务大幅增长的案例,科达制造就是典型。

2022年,科达制造肯尼亚基苏木陶瓷项目一期、加纳建筑陶瓷生产项目四期建成投产,新增日产能近8万平方米,同时Keda塞内加尔、Keda坦桑尼亚、Keda赞比亚等开展生产线技术改造。截至去年底,该公司已在肯尼亚、加纳、坦桑尼亚、塞内加尔、赞比亚五国运营6家陶瓷厂,共建成14条生产线,报告期内建筑陶瓷产量合计达到1.23亿平方米。最终,在国内建陶行业大幅下滑的去年,科达制造建筑陶瓷业务却实现营业收入32.76亿元,同比增长39.69%。

不仅对于建陶行业,逆势扩张同样可以成为公共事业领域企业的增长法宝,佛燃能源、瀚蓝环境两家佛山头部上市企业就是如此。

年报显示,2022年,在佛山市以外,佛燃能源分别获得了南雄市(不含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南雄燃气发电项目”的供气)、肇庆市高要区、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内规划区域、恩平市(沙湖镇和横陂镇除外)、河北省武强县行政管辖区(城区除外)、肇庆市广宁县古水太和工业园区、湖南省浏阳市东南片区、梅州市大埔县大麻镇的管道燃气特许经营权,当年实现天然气供应量43.0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

瀚蓝环境则抓住国家及地方建设“无废城市”的机遇,一方面积极拓展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业务,另一方面向固废处理纵横产业链延伸,复制“瀚蓝模式”。报告期内,瀚蓝环境新增投产常德项目一期(500吨/日)、贵阳项目(2000吨/日),以及桂城垃圾中转站、开平餐厨项目一期以及大庆餐厨等固废处理项目,并在广东三水、广东饶平、福建安溪、山东沂源、山东潍坊、江苏苏州、河北廊坊等地实现环卫项目拓展。

最终,瀚蓝环境2022年固废处理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8.80亿元,同比增长4.74%,剔除工程与装备业务后,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4.49亿元,同比增长23.36%,成为公司的核心增长动力。

把握“双碳”实现新增长

正如消费承压未能改变消费升级的大趋势那样,宏观增速放缓也并不能阻挡国内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的步伐,绿色、低碳等新理念正深入越来越多的行业,重塑着诸多行业的面貌。

各行各业坚定提高发展质量,对佛山头部企业而言同样意味着机遇。年报显示,在多个行业的绿色、低碳升级中,都出现了美的集团、海信家电等企业的身影,它们在服务其他行业企业的同时也收获了自身业务的增长。

在美的集团,随着国内楼宇建筑的智慧低碳进程加速,2022年,楼宇科技事业部iBUILDING智慧建筑业务从工业园区进入医院医疗、公共设施等不同领域,获得上海花旗集团大厦、抖音集团上海总部、软通动力、万科集团等项目订单,去年实现营收216亿元、同比增长7%;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发展,库卡中国深化与比亚迪、特斯拉、蔚来、宁德时代等头部客户合作,接单和发货创下历史纪录,机器人与自动化事业部实现营收228亿元,同比增长16%。

在海信家电,围绕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新四化”方向,企业不断推动电动压缩机、综合热管理系统及其核心部件的绿色升级和关键技术突破,实现从压缩机为主的零部件供应商向新能源汽车综合热管理系统供应商的转变,赢得了全球客户多个重点项目订单,旗下汽车空调压缩机和汽车空调系统一级制造供应商——日本三电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0.55亿元。

科达制造则于2022年设立锂电装备研究院,开启锂电材料装备业务,报告期内锂电材料装备业务接单合计约3亿元,参股公司蓝科锂业2万吨/年电池级碳酸锂项目也全线贯通,完成1万吨工业级碳酸锂和2万吨电池级碳酸锂年产能构建。最终,科达制造去年锂电材料实现营业收入12.10亿元,同比增长179.89%,蓝科锂业更对母公司净利润带来了34.50亿元的正面影响。